匈牙利人鄔達克(L.E.Hudec)是30年代上海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,1893年生於斯洛伐克,1914年畢業於布達佩斯皇家學院建築係,同年入伍,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。1916年,被俄國人抓住,送往西伯利亞的戰俘營。1918年,從西伯利亞逃到上海,此後在上海住了30年,設計了60多幢建築作品。1947年離滬,1958年於美國去世。
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曾在上海設計了一係列建築作品,其中上海國際飯店、沐恩堂、大光明電影院、美商花旗總會、上海啤酒廠、武康大樓等為近代上海優秀曆史建築,這些建築至今保存完好,並已成為上海城市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鄔達克在上海的建築中,有很大一部分被列入“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名錄”,受保護的每一棟建築都配有“上海市優秀建築物”的標誌。為進一步推動上海曆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曆史建築保護工作,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與匈牙利駐滬總領事館於2008年6月14日至6月29日在第三個文化遺產日舉辦了“建築華彩――鄔達克在上海”展覽。
新華路上十幾處花園別墅都由鄔達克設計建造。最特別的要數329弄36號的“蛋糕房子”――這是一座上海少有的兩層圓形花園別墅,因形似蛋糕而得名。如今它被當作辦公用房,小花園也像分蛋糕一樣被分割了。鄔達克設計的211弄1號花園別墅,現在成了上海民族樂團辦公場所,房子裏依然保留著原主人用過的家具,別致的尖拱煙囪時不時飄出嫋嫋炊煙,反S形鐵製欄杆讓人不禁想到情人憑欄相望的情思。
90年前,當鄔達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被俘、從西伯利亞跌跌撞撞逃亡到中國時,他肯定沒想到,上海灘有他的一片天地,他更不會想到,這片天地安頓了一代代上海人的弄堂人生。也許,在戰火紛飛的逃亡生活中,他曾經夢想過,有一小塊地方,可以讓他啜飲咖啡,細嚼餅幹,聽一段古典音樂……1922年,來上海的第4年,鄔達克終於把自家住宅建在了緊鄰新華路的番禺路上。
1933年大光明戲院的改建,為鄔達克贏來聲譽。南京西路216號,大光明電影院淹沒在一排商店中,隻有巨大的廣告招牌提示著它的身份。大廳兩側四道直通二樓的長梯,讓人依稀可辨當年的堂皇。撣一撣曆史的灰塵,回到上世紀30年代,鄔達克到底為大光明帶來了怎樣動人的模樣――外部采用立體式設計,大部分由黑色大理石鑲嵌而成。入口左側上方聳立一個乳白色半透明方形燈,成為大光明的標誌性招牌。休息廳呈腰果形,中間布置一個圓形噴水池,池中不斷噴射出白色水柱,在燈光映射下十分耀眼。觀眾廳分上下兩層,共有2016個軟席座位,廳內乳黃色平頂配以金黃色波浪形吊頂鑲邊。著名電影藝術家沈西苓當年對大光明的藝術設計讚歎不已:“這純粹是最新的法國風建築。”
在老一代上海人心中,大光明背負的往事,讓他們自豪又感傷。1928年初建落成時,名流梅蘭芳、包天笑、嚴獨鶴為其揭幕,盛極一時。隨後,因放映侮辱華人的電影《不怕死》遭到觀眾抵製,影院上座率一落千丈。1933年鄔達克的成功改建,為大光明贏來“遠東第一影院”的美譽。
南京西路上還有一個滄桑的身影――與大光明電影院毗鄰的國際飯店,同樣是鄔達克的手筆。它曾保持“申城第一高”紀錄長達近半個世紀,測繪部門一直以飯店頂端旗杆中心的位置作為上海的原點。
70年前,在上海這種軟地基上蓋摩天大樓,技術難度高。當時,公和洋行、康益洋行等滬上大公司都沒有把握,是鄔達克敏銳的判斷和大膽的決定促成大樓建造。設計國際飯店難度大,因為當時的靜安寺路跑馬廳一帶寸土寸金,地皮僅有1176平方米。鄔達克幾易草圖,最終定稿為一幢美國現代派風格的摩天大廈,地上22層,地下2層,高度83.8米。直到今天,國際飯店依然是經典,它的建築質量非常好。飯店采用蒸汽機打樁,樁頭均為圓木美鬆,每根鋼柱下打5根梅花樁,最長的樁達39.8米,接近大廈地麵總高的一半。由於樁又密又深,所以近代上海高層建築中,它沉降最少。
過去上海其他一些高層建築均使用進口石材飾麵,鄔達克卻讓國際飯店內外統統穿上國產的“衣服”――大樓的外牆,1層至3層用青島嶗山黑花崗石貼麵,4層至22層用泰山磚廠的棕色麵磚;內部門廳,地坪用山東玉佛石鋪砌;大廳柱子和牆麵,均是國產大理石,淡黃、淡綠相互映襯,十分華美。鄔達克曾多次到現場,與中國建築工人探討施工問題,飯店建成時,還與工人合影留念。
國際飯店建成後,成為中外名人、軍政要人及名流雅士的重要社交場所。卓別林來上海時,梅蘭芳、胡蝶在這裏設宴款待;宋美齡在這裏與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夫人通電話;陳納德與陳香梅在這裏舉行訂婚儀式;陳毅在這裏宴請解放上海的功臣名將……後來,申城高樓越建越多,這個曾經的“第一高”有些寂寥。近年,國際飯店全麵重新裝修,鄔達克引以為傲的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內部裝飾,已“用假古董換真古董”,消失殆盡。
巨鹿路675號,上海一個知名的門牌號。這裏是上海市作家協會的所在地,然而半個世紀前,這幢花園洋房曾被叫作“愛神花園”,是近代著名實業家劉鴻生弟弟劉吉生的故居。
“愛神花園”是劉吉生請鄔達克設計建造,送給妻子陳定貞的生日禮物。鄔達克為劉吉生夫婦的愛情故事所感動,按照希臘神話中愛神厄洛斯和普賽克的故事設計,並出資在意大利製作了普賽克雕像送給劉家。
鄔達克與中國許多民族資本家私交甚密,他的作品多是中國人投資建造的,這在外籍建築師中並不多見。1935年,鄔達克為顏料商吳同文設計了自己在上海的“收山之作”,由於外牆貼綠色麵磚,老上海人稱它為“綠房子”。作家程乃珊這樣評價“綠房子”:外觀如一艘郵輪,隔著馬路遠遠望去,猶如一抹煙花翠綠的都市中的蘇堤柳蔭,在一簇麵目模糊劃一的城市建築中,襯出幾分自戀的孤寂。
來上海的人喜歡到外灘留影。黃浦江沿岸近兩公裏的地帶,數十幢石頭大廈綿延排列,組成華麗、莊重的萬國建築群。從哪個角度拍照,都是獨特的風景。外灘建築就像是值得上海人誇耀的‘臉麵’,而鄔達克的作品分散在城市其他角落,貼近普通人生活,布局靈活、自由,外形摩登,是讓上海市井生活升華、出彩的‘家什’。 鄔達克設計的醫院、教堂、學校、銀行、辦公樓,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上海的大街小巷。如,位於延安西路17號的華東醫院10號樓,原名宏恩醫院,是至今保護最好的近代醫院建築;曾為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樓的福州路209號,是原來的美國花旗總會;上海化工輕工供應公司大樓曾是舊上海著名的銀行大樓;市三女中的五四大樓過去是中西女塾景蓮堂……每一幢房子都埋藏著一段曆史,舊上海的故事刻在布滿爬山虎和青苔的老牆上。
鄔達克還在上海設計和修建了很多教堂。位於西藏中路漢口路的沐恩堂哥特式風格鮮明,至今仍是舉行宗教及社會公益活動的重要場所;位於虹橋哈密路的焉息堂則是座富有個性的天主堂,建築平麵為希臘十字形,還有一個獨特的拜占庭式穹頂。鄔達克的教堂作品受到羅馬教皇的關注,教皇PUIS七世曾請他出任聖彼得教堂發掘小組成員。1950年鄔達克在加利福尼亞的伯克利介紹發掘聖彼得墓的過程,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專程飛到伯克利聆聽。
鄔達克及其作品記錄了上海值得留戀的過去,是上海人應當視若珍寶的一筆文化財富。
⠀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勝利的近義詞(勝利近義詞是什麽)
學習腔調有哪些好處(學習腔調有什麽好處)
受眾分析從哪幾個方麵分析(受眾分析)
振作有哪些意思(振作的近義詞是什麽)
肉的英語是什麽(肉的英語怎麽說)
城南實驗小學拚音-實驗近義詞?
山東理工大學簡單介紹(山東理工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)
適合放主人臥室招財的植物有哪些(主人臥室放什麽植物招財)
後天八卦圖方位圖 先天八卦圖於後天八封圖由來,也不知是誰發明的?
樓上放哪種擺件招財(樓上可以放什麽擺件招財)